close

◆簡介

  《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
  岡田尊司著/聯合文學出版

  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
  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
  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
  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

  「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
  《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

  以上簡介內容摘自網頁。


 ◆閱後感想

  作者岡田尊司是名日本的精神科醫師,除此以外也出過相當多本面向一般大眾的心理書籍。目前台灣出版的譯作有《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夫妻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等等,雖有彷彿全天下都有病的神奇書名,但主要仍著墨在人格解析與不同的關係中的互相影響。

  其中孤獨與依戀是聯合出版,病系列與人際過敏則是時報出版,而三采也出版了一本《家人這種病》,作者是下重曉子。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十分混沌的情勢。

  這些書基本都是我在書店看到時會拿起來翻翻,卻不見得真的會買回家的類型。總體來說文句通順、內容淺白、多用事例輔助方便理解,讀起來感覺相當輕快,我也會推薦對這些主題有興趣的人翻翻看合不合口味。但自己往往在書店信手翻過便罷,很少真的帶回家細讀,只有這本孤獨的冷漠比較特別。這點容後再述。

  其他著作給我的印象已經有點模糊了,不過對於翻得比較認真的依戀障礙倒還有些零碎記憶便來稍微說說,這本也推薦對依戀關係有興趣的人翻翻,但我賭五塊錢裡面到底有幾種人格特質又分別對應怎樣的特徵,你讀完後能記得一半算是了不起的,但薄薄一本書要介紹這麼多種類,他的內容自然不會太深入。由於每個人探求的程度不同,所以是否需要這本書便見仁見智了。

  但孤獨的冷漠,我很推薦帶回家慢慢看。在解析逃避型依戀的同時,作者也從各方面為我們展示了逃避的面向。未必每個人都能套入單一一種依戀模式,以一貫之,畢竟人不是單純的生物,可是每個人一定會有想要逃避的時候、真正抵抗到不由自主地逃避的事物。

  無論是競爭、失敗、難堪、死亡、束縛、責任感。

  雖然篇幅不長,但作者確實地拆解了人心存有的恐懼與逃避,也給予了幾個還算不錯的解答。

  所以,我會推薦所有人讀這本書。

  心存疑惑、裹足不前、又或是現在就在逃避某些事物的人,為了某事而承受著巨大煎熬、痛苦難耐卻無法傾訴的人吶,不妨靜下心翻開這本書、與作者一同思考何謂逃避吧。


  接著來談一些瑕不掩瑜的地方。

  由於開頭在介紹一些理論性的東西,會稍微沉悶冗長一點,覺得無聊而且本身也有點涉獵的話,我會建議直接跳到戀愛與性生活的段落開始看會比較有動力看完。戀愛、以及下一章工作與人生都相當有趣,最後的療法做為參考也值得一看。

  之所以推薦從中間開始看並非是柿子挑軟的吃,而是一般不清楚逃避性依戀徵狀的人從成因開始看起,從書目編排的順序來說是正確的,但就閱讀興致來說必然會受到一些阻礙,那麼不如先讓自己對這些人的人格與生命有個基本的認識,再來去探究他們為何之所以變得如此來得更好。

  至於書中提出的解方,說到底仍是意志力與人際支持的勝利呢,這真是有趣。果然在非生理性病因的情況下,精神問題終歸仍得回到精神層面解決,無論是榮格還是森田正馬的故事,都能從中感受到大寫的 意!志!力!


  由於實在太過熱血,讓我看得不禁莞爾。當然這裡並<b>不是意指無法自力痊癒的人意志薄弱,而是這種能夠靠著本身覺悟與意志力來跨越此等難關的人物太過超現實</b>了,反而讓人感到些許諷刺的喜感。

  當然裡面的極端逃避案例也具有相當的有啟發性與悲劇色彩,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整體來說我認為這本書很不錯(因此才會公開推薦)要說個人最不滿意的部分,估計是前段講述父母與依戀關係形成的段落中有部分講述生產後嬰兒與母親於產房分離、嬰兒被置於嬰兒房照料,而這個分離經驗對於人格形塑產生影響的敘述。

  首先就算在沒有嬰兒房的古代我也不認為嬰兒出生以後就會跟母親時刻不分離,剛分娩完沒昏死過去已經算好的女性立刻便有體力照顧嬰孩這想法不大實際,再者即便是實施產後隔離的現代社會依然有著各式各樣的依戀類型,足見這段過程並非是主要原因。或許學界有自己的立論考量,但總覺得這個段落透著些許怪異。

  唯獨這點略瑕,但皺一皺眉還是能看過去的程度,不必太過計較。


  原本想在最後說說我之所以買這本書的原因,不過拖延太久已經忘光了。

  簡單地說,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在跟一群逃避型依戀糾結。原本偏向焦慮型的我對於其中種種光怪陸離的過程真心感到各種困惑與不能接受,所以才開始接觸這個領域。雖然並非專門領域的學家,但我確實很認真地在研究、試圖理解這群腦迴路估計天生跟自己南轅北轍的傢伙。以便在下次遇上時好好地警醒自身,不要再期望去改變對方也不要再跳入下一個火坑。

  了解之後,至少可以保持距離和平共處互不侵犯;只要被一個逃避型磨練過,從此真的會怕。

  也許他們只是沒那麼愛我,也許他們遇到了自己真心所愛的人會改變,但也可能永遠不會變。

  Who knows?(聳肩)Whatever. This is not my business.

  如果談感情的對象沒辦法互相善待彼此,這就不如不要談了。

  如此想著,我開始覺得自己或許會單身一輩子。

  真不想要這個結局,但這有很大的可能性實現,若能夠選擇的話,我還是相信愛情。

  是的,請讓我相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紀錄 讀後感
    全站熱搜

    餘燼凝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