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消失匿跡長達12年的作家路易離家12年之後突然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許久不見的家人團聚,得了絕症的他打算在家中宣告自己不久後就要死亡。大哥安東尼對於他當年不告而別一直耿耿於懷,也對小妹的欣喜態度有所不滿,原本寧靜的家庭生活就此掀起風波,路易原本以為會獲得家人同情與諒解,沒想到家人尖銳的質問甚至累積多年的仇恨謾罵全部在一瞬間爆發,讓路易措手不及,而12年前路易離開家裡的影響,也在爭執中浮上桌面。他未曾會晤的大嫂看著這個家庭發生的風風雨雨,似乎多了一種透徹,看透他歸來的真正原因——(引自開眼電影並稍作修改,原本的簡介實在讓人有太多錯誤的期待。)
・觀後心得
預告片的剪接跟氛圍都十分吸引人,影片內容濃縮全片劇情、從頭到尾原汁原味,然而我必須說一句:這就是大部份的主線劇情了。
從《蝴蝶》開始,我對法語片的偏見就是步調極慢,尤其藝術電影更是如此,急性子與需要劇情起伏跌宕的觀眾們可以出門右轉了,我很確定這裡沒有你們想要的東西;不喜歡抑鬱橋段也討厭回家過年的觀眾請出門左轉,看這部片只會讓原本就很有心理壓力的你壓力山大。
本片是19歲坎城出道的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的新作,我上一次看他的作品是親愛媽咪,描寫母親與多動症兒子之間時緊時弛、衝突糾結的母子關係,他非常擅長表現家人之間的複雜情結。順道一提他本人就是已出櫃的同性戀,劇中的男主角也時有作為同性戀的設定不是大家錯覺,可惜同性戀情節多半不是重點,所以不吃重鹹也可安心觀看。(聽媽媽的話/幻想戀愛/湯姆在農莊/憂傷大象之歌/不過就是世界末日)
片中選曲輕快、歌詞也與劇情緊密結合,令人眼睛一亮;也對比了劇中沈重的內容,顯露出一絲跳脫。開場曲是Camille的Home is where it hurts。
從開始就挑明了這頓團圓飯不是容易吃的。
本片調性壓抑沈重,充斥著緊張情緒與令人不適的爭執,許多的特寫鏡頭與飄移、模糊充分表達了不安與疏離的感覺,主角路易的台詞並不多,他總是安靜且帶著微笑聽著家人說話,偶爾簡單的回應;作為觀眾,我們似乎也很難揣測他的內心活動,相對的家人們情緒都十分誇張外放,幾乎要滿溢出螢幕。
演員們的演技相當老練,細細觀察,他們的眼神、台詞與臉上細微的神態都呈現了重要的資訊,恰到好處。本片選題尖銳、並且赤裸裸地呈現了家人之間獨有的殘酷與盤根錯節的關聯,若是想要一窺導演札維耶・多蘭的世界,不妨由此作入手。美中不足的是導演放出的資訊破碎難尋、似乎還有些缺漏之處不盡人意,即便開演前我已盡力打開自己的感性與洞察,某些關鍵情節的轉折仍必須事後由其他管道補齊。
另一方面,本片節奏已屬緩慢沉悶,演員之間仍常有相視凝噎、無言以對數秒的演出,委實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有什麼話你們倒是說啊!雖屬氣氛烘托,但絕對是針對急性子人類的酷刑,觀眾們務必保持心靈祥和、切莫一時情急讓血壓升高,有礙健康。
(以下劇透)
路易回到家中,將他當成偶像崇拜的小妹興奮不已,陌生的大嫂禮貌地與他寒暄卻引來兄長安東尼的憤怒,路易在這返家的一天中輪流與家族成員私下對談,試圖找出機會坦承自己的困境。
第一個關卡是小妹,小妹愛他、卻又埋怨他不常回家,總是寄毫無包裝的明信片彷彿只是虛應故事,同時她也羨慕並且渴望離家過上路易一般自由自在的生活;母親矯揉造作、有時略顯強硬地拉著眾人炒熱氣氛,在令人煩躁的表象之下,她其實不瘋不傻、只是無力改變家人之間僵持的現狀,只得裝瘋賣傻來緩和情況;她直言自己並不了解路易,但卻毫無疑問地愛著自己的兒子,也希望已經闖出一番事業的路易能給其他家人鼓勵與支持。
「這跟輩份無關,有些人有這個能力做到,有些人就是不行。」這句台詞隱晦地暗示了長男安東尼有所欠缺,也在之後的情節得到闡明。安東尼總是暴躁易怒,任何事情都可以令他發怒,不管是路易討好似地想與他分享自己在機場餐廳的經歷,甚或是在他第一次發怒後路易閉口不言,全都是他翻來覆去傾洩怒氣的理由;由於路易的離家、身為長子的她不得不一肩挑起維持家計的重責大任,被困在鎮上經營一間機具工廠,他喜歡城市、亦渴望去探索世界,但因為路易一切都化為夢幻泡影——他深愛也憎恨著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路易。
「路易才是最可憐的人,選擇離開的人才是失去最多的。」與小妹一同望著院子裡因緊張而汗流浹背的路易,大哥安東尼如是說道。路易選擇離開,他沒能看著當年十歲的小妹長大成人,也沒回來參加大哥的婚禮,錯過了家人之間的一切活動也是他們雖是血親彼此卻充滿距離感的原因,這句話也在後面的劇情裡得到了印證。
終於到了離別前的晚餐時間,路易在餐桌上照著母親的要求說出了鼓勵家人的話,他完美演出了一個眾人希望他扮演的角色,然而在他說出最重要的那件事情之前,大哥卻突然發怒打斷了他、在母親、小妹、大嫂的哭喊之中硬生生將路易趕出家門。最終大嫂帶著失控的兄長離開現場,妹妹哭著躲進了屬於自己的地下室,母親只是充滿歉意地留下一句話便轉身前去探視自己的長子。
「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然而對將死的路易來說,還有下次機會嗎?在十二年前遺棄家人的同時,他也失去了自己在家中的容身之地,現在的他僅是一個不時回到家中拜訪的客人而已。路易離開家人生活了十餘年只保持最低限度的聯絡,母親連他的真實住址都無法得知,他卻在自己身懷絕症、身心最為脆弱時才想到要回家尋求溫暖,這不也是種自私的行為嗎?
傍晚準點的鐘聲響起,路易被他的家人們獨自留在門廊上,咕咕鐘裡飛出了一隻真鳥在家中橫衝直撞、最終倒斃在地。路易帶著自己沈重的心事穿過大門離家,就像他來時一樣,樂聲響起,全劇終。
「你有什麼話不要對我說,你該訴說的對象並不是我,好好對你的家人們說吧。」路易與大嫂兩人在走廊上相遇時,他試圖說些什麼卻被對方阻止了。同是外來者的大嫂反而是這個家中最能理解路易的人,然而她也是將局勢看得最清楚的人,解鈴還需繫鈴人,家人之間的事情、只能由家人來解決。所以她阻止了路易的話語,想將事情引導向正確的方向,只可惜陳年舊怨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決,而沈默的路易終究也沒能說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當一直游離在外的路易想洗心革面、重新扮演好他在家中的角色時,大哥安東尼是最先察覺到事情不妙的人;如果路易改邪歸正,自己這些年來的恨意與努力算什麼呢?
他的回歸無疑會給如今搖搖欲墜、僅是勉強維持的家中平衡帶來大震盪,當自己失去目前的地位、那些過往的犧牲也將變得毫無意義——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將路易從家中驅逐出去,沒有人發現他喜愛都市、嚮往旅行甚至還偷偷跑去機場的事情,只有路易——於是他暴怒難遏,不惜手段也要將路易拱出門外。
觀影當下我對於大哥送客的轉折是滿頭霧水,事後看了多篇影評、才總算在少數幾篇中發現對於安東尼心境的深入解析;興許觀看的角度不同,對於角色的感受性也會受到影響吧,另外就是台詞中細節的埋設,不夠專注確實很難理清脈絡。
在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被名為血緣的臍帶強行捆綁在一起,無論是掙脫束縛或留在原處、勢必都會在過程中產生摩擦,俗話說傷害你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然而無論發生什麼事,家人仍是家人,無法逃脫的羈絆也造就了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每一個人終究還是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向另外一個人。
如果大哥當年也跟路易一樣拋棄家人與責任、追尋夢想跟自己的生活,他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怨恨?是否十二年後的也不會產生反覆又暴躁的情緒障礙?到了那時,恨與病態的主體是否又會替換成母親或小妹?失去立足之地的人又換成大哥?家人是否必然得在互相折磨的同時依附對方?難道沒有一個能讓大家都快樂的選項嗎?
這部電影像是一個扭曲的縮影,像一把手術刀無情地將實驗台上的青蛙開腸剖肚、血淋淋地探討了何謂家人。
即使是朝夕相處的家人也未必能夠互相理解、體諒,反倒是兩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可以不帶歧見,保持距離溫和地尊重對方,實在諷刺但相當寫實。
再反過來看,就算不理解也願意無條件地對你付出愛與包容,不正是家人的可貴之處嗎?
在此推薦給所有曾在家庭生活中感到迷惘且<B>有耐心</B>看藝術片的人,本片在坎城收到海量負評導致導演玻璃心碎裂一地森77,雖然內容令人不大舒適亦缺乏娛樂性,主題陳述、演員演技仍值得一看,但圖樣、急性子、孕婦、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建議觀賞。
留言列表